周长城其实也心疼钱,都是一分一分赚来的,但看着万云小小一个姑娘家,结了婚,就离开万家寨,跟着他到县里,总想起早些年刚到县里,兜比脸干净的自己,老觉得要多照顾她,嗓音就多了两分柔和:“拿着吧,往外面走有个小卖部,有个酸甜的梅子糖也好吃的。”
师父十岁的女儿小梅就爱吃。
这是把她当孩子哄了。
万云抿着唇,耳垂有点热,点点头:“中午你几回来?我做好饭等你。”
“十二点过会儿我就能出来,我走路快,很快就到。”周长城也觉得今天热得厉害,夏天要来了,“水房旁边有个公共灶台,嫂子交过钱的,牌子在桌子下面,你去看看。太多人排队做饭的话,我们还去吃昨晚的米粉。”
“好,我知道了。”万云收好钱,想着等会儿要问问去哪里买菜,总得先熟悉四周的环境。
-
周长城出门上班后,万云去洗漱,路上遇到不用上班的大娘和大嫂都朝着她笑,跟她搭话。
“新邻居啊?”
“刚住进来的吗?”
有个带孩子的大娘问:“我记得那里住着电机厂的陆国强和秋华两口子,怎么换人了?”
万云和大娘搭话:“那是我我爱人的师哥,我们过来借住一阵儿。”
“我爱人”三个字一说出口,万云觉得自己都要咬着舌头,脸上一阵发热。
大娘背上背着个小孙子,脸上的皱纹一条条数不尽,半弯着腰哄孙子睡觉:“那你们是刚到县里啊?办暂住证了吗?街道办会抽查的。”
现在农村人口大量往城镇拥进来,为了更好管理,都要求办暂住证。
小县城管理得不严格,但还是要办的,不然被抓到要罚款。
万云一下子忘了这茬儿,周长城的户口一直在周家庄,但他在电机厂上班,厂里有专门的人处理这些事儿,不用他操心,匆匆结婚,倒是忘了她的。
“昨天刚到,今天就去。”万云想,还是得早点把这件事给办好。
那热心的大娘又给她指了去街道办的路,听说她刚结婚,还说要丈夫和她一起去更好。
万云谢过大娘,回了陆师哥的屋子,锁上门,又把窗户上的纸皮也挡上,拿了昨晚悄悄掂过的小铁罐出来。
铁罐边上的漆掉了不少,是个用了很久的饼干罐子,万云撬开盖子,掏出好几沓钱票,点了又点,数了又数,她一个没有正经收入的农村姑娘,这么几年竟悄咪咪地攒下四百二十三块钱。
加上他娘返的六十八块彩礼钱,这两天周长城给的七块,她姐昨天给的二十,还有弟弟万风硬塞给她的两块,就有四百五了。
怎么说都是一笔小巨款。
也不知道办暂住证要多少钱?
万云想了一会儿,把身上的钱和两张结婚证都放进铁罐里,找了个角落藏好,再随意盖了块破布,这样看着就更不显眼了。
揣上周长城给的七块钱,万云带着万家寨村委给她开的个人身份证明纸,去水房看了做饭的地方,还算干净,中午人不算多,找人问菜市场的方位,跟在人后头学着怎么买菜。
万云头二十年生活在万家寨,鲜少在城镇生活的经验,但她年轻机灵,脑子活泛,万雪耳提面命她,在外头嘴要甜,深吸一口气,遇到不明白的,鼓起勇气,左一个大姐右一个大哥地问,甜笑,礼貌讨人喜欢,很快就摸清菜市场买菜的小门道,那就是无论买啥都要杀杀价。
青菜一毛钱一斤,不讲价可以送两棵葱。
今天没有肉供应,有也买不到,要肉票,而她没有。
万云买了一斤叶子菜和半斤刚拔出来的鲜马蹄,花了三毛钱,还磨了两根葱。
万云读书的时候不是班里顶顶聪明的人,也不像周长城有一门技术傍身,但她有个厉害的地方,那就是吃过的东西,她试一试就能做出来,味道差九不离十。
原来有万家寨的人结婚,请不起村里掌勺的酒席厨师,就会叫她过去帮帮忙,炒几个小菜。其实也轮不到她一个年轻女孩做什么大菜,她就在旁边看人做,无论是冷盘热盘,或是荤菜素菜,她不用多学,看一会儿就会,就连拿木桶蒸的米饭都比旁人蒸得软糯好吃。
这也是一种天分,只是没人告诉她,她也不知道。
万云去了周长城说的街头小卖部,里头有米粉卖,不要票,她掂量着周长城的食量,买了一小袋,够他们吃几顿了,这就花了一块五,又买了四个鸡蛋,再出去四毛。
钱真是不经花啊,万云肉痛,又想着得做点什么事才能有收入,人闲着不干活就是坐吃山空的。
从乡下出来的她可太明白这个道理了。
回到他们的落脚地,万云看着角落的那个铁盒子没被人动过,再掂了一下重量,放了心。
等时间差不多了,就跟人一起到公共灶台去煮了汤米粉。
这也是坝子街管理处弄的公共灶台,烧柴火,每个月要交三块钱,得排队用,魏嫂子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