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扶苏的经验,只要有草吃,兔子就不会跑。不像野鸡,野鸡是不会安分待着的,得绑起来。
傍晚扶苏轻轻松松地拎着装满东西的大筐下山了,看起来好像里头什么都没装似的,不然怎么能这么游刃有余。
谁不知道秦老二身体虚弱?
路过的村里人扫了一眼就过去了。
那筐编得细密还盖着盖子,不打开根本看不到里头有什么。他们怀疑什么都没有,秦老二就是上山去混日子的,假装去山里采集东西,其实压根没干活。
扶苏回到家,把筐递给着急上来查看的弟弟将闾。
将闾接过去,就被压得一沉:
“装了什么怎么这么重?!”
扶苏嫌弃地看他一眼:
“是果子,你力气也太小了。”
将闾:……
将闾打开一看,半筐的野桃子,难怪这么重。看起来又大又红,肯定甜。
秦政从外头进来:
“明天去城里接知青,扶苏一起去。”
扶苏答应一声:
“好呀!”
他爹要带他去城里下馆子,嘿嘿。
将闾羡慕极了:
“我也想去。”
秦政问他:
“你忘了你要攒工分换自行车了?”
将闾羡慕姐姐有自行车,缠着也想要一辆。不过他用不上自行车,所以家里没同意给他买。
后来将闾就说他自己攒工分,攒够价值自行车的工分之后,就让他爹帮他想办法搞一辆来。
这年头工分可以换钱的。
将闾想到了自行车,不情不愿地说:
“那算了,我还是去上工吧。”
家里两个大点的孙辈还没到家,不然这会儿估计也要闹着去城里玩。秦政趁他们没回来把事情说了,就不用再哄孩子了。
夜里,精明的桥松崽趴在二叔身边小声跟他讨价还价。
桥松问道:
“我听村里人说又有知青要来,二叔你是不是要去城里接知青?”
扶苏翻了个身:
“是啊,你想干什么?”
桥松激动地说:
“城里的肉包子好吃,二叔你给我带一个。”
扶苏想了想:
“你要吃独食?”
桥松:……明明是你和祖父要去吃独食吧?
桥松忍气吞声:
“我会和弟弟妹妹分的。”
秦政忽然出声:
“半夜不睡觉在嘀咕什么?”
桥松吓得立刻闭嘴了。
扶苏笑了一声:
“爹你别吓唬他,好了,明天给你带肉包子,睡吧。”
第二天,扶苏和父亲坐牛车去了城里。
城里比县城要远上不少,走路过去要走四五个小时,所以秦大爷他孙子才不怎么回村。
而在县里供销社上班的阴嫚却能每天来回两趟,中午都能在家吃,因为骑车去县城只要十几分钟。
他们一大早出发,到的时候也不早了。先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早午饭,然后还要等知青的火车抵达。
秦政把名单给儿子:
“等下你去把人都找出来。”
他把儿子带来可不是来玩的,而是来干活的。要在乌泱泱一堆人里找到本村的知青,这可是个麻烦事。
反正秦政是不会自己去找人的。
扶苏也不在意,拿过去一看:
「郭嘉、韩信、章邯、吕雉、孙秀秀、曲小梅、许峰、张前进。」
扶苏收起纸条,好的,记住了。
他扭头去找了个自己认识的大嗓门,是柳树村的小伙子,现在叫柳树大队。
扶苏给他塞了一毛钱:
“等下你帮我一起喊人。”
小伙子立刻答应:
“成!保证先帮你们村把人找齐!”
旁边站着的柳树村干部:???
第176章 秦柱:不许喊我大柱子!
火车上。
郭嘉像一只没有梦想的咸鱼一样,瘫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老式的火车坐起来当然是不舒服的,幸好他有座位。虽然座位是木质的,非常硬,但也比没有好。
当然,知青下乡坐火车一般都有座位。
周围全是人和行李。
只要一想到等下他还要大包小包地拎着行李挤下火车,郭嘉就一脸绝望。
火车到站之前,郭嘉痛苦于火车上杂七杂八的味道。垃圾堆都不一定有这么难闻,毕竟垃圾堆没有脚臭味。
火车即将到站,郭嘉发现这还不是痛苦的种点。而且他很快用他聪明的脑子想到了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自己要去支援的是村子。
众所周知,火车站是建在城里的。
众所还周知,村子是距离城市很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