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17章(1 / 2)

虽然他本人的眼光水平只到“国土一统就万事大吉”的程度,完全没去想过一统后要怎么治理这偌大的天下。

新帝觉得这个不用考虑,朕怎么治理夏国的,就怎么治理全天下。难度?哪里有难度?不都一样的吗?

显然,年轻的新帝空有野心。

当初他的父亲灭海后,陡然发现灭国不难,治理才是灾难。为此拖延了覆灭其他三国的脚步,开始为治理夏国而烦心。

不巧的是,那时候新帝还太小。他没见识过这些事情,他也不知道他父亲的“堕落”其实存在着多重原因。

打下海国的第一个五年,先帝在努力治理,但效果不佳。夏国百姓以为先帝是在休养生息,对此十分理解。

打下海国的第二个五年,先帝终于上手了一些,海国地区开始臣服了。夏国百姓发现停战这么久了还没有新动作,怀疑先帝是不是灭一国就满足了,对他渐渐失望。

打下海国的第三个五年,先帝得到了海国百姓的服从,海国彻底被夏国消化吸收。夏国百姓认定先帝已经被富贵消磨了斗志,但先帝这个时候其实才刚刚开始飘。

灭海的时候他飘了一次,迫不及待自立帝号。然后治理海国时被打脸,只能停下脚步硬着头皮去和海国人死磕。

把海国治理好后,先帝又飘了一次。这次由于比打天下还困难,他飘得有点厉害,开始醉生梦死享受当下。

因为他还年轻,哪怕耽误了十五年,他也才四十,他自认为自己活个五十多不成问题。

他可以放纵自己到四十五岁,然后再去一口气覆灭其他三国。这样先攻克了较为简单的关卡,后头难的来了时,儿子们也长大了,可以为他分忧。

是的,他打的是等儿子长大,把烫手山芋分派下去的主意。

可惜他儿子也想早点继位,一展雄图。

更可惜的是,新帝好像并没有打天下的能力。十五年过去了,三国还蹦跶在那里就是不死。

夏国的国力不断提升,夏国的军事水平也没有到止步不前的程度。然而对外战争却总是只能占小便宜,不能一口气倾吞。

新帝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他不明白,秦政父子明白。

扶苏心下吐槽:

‘先帝自灭海起,治理用了15年,2年后先帝身死,也就是过去了17年。17年里夏国天天宣扬要一统天下,他们以为三国都是傻子吗?’

你夏国原地踏步的时候对外发出灭国威胁,三国的国君再愚钝也知道得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发育啊!

所以新帝继位后迫不及待整兵出击,才会被狠狠抵挡回来。

三国虽然做不到大胜,但只要不大败就没事。三国还会联手应敌,私下里串联起来给夏国找麻烦,夏国能赢才是怪事。

真就当别国都是傻子,实力差到随便就能覆灭。

也不看看人家十几年里都在操练兵马,而你夏国的兵呢?差点就被富贵安乐养废了。

不过夏国如何也不关他事。

扶苏皱眉打量周围年久失修的宫殿,意识到自己这一世的处境不太妙。

他拥有原主的部分记忆,知道自己是来自渊国的质子。

事情还要从新帝战事失利说起。

正面战场讨不到太多好处,夏帝不信邪,又反复尝试了多回。结果就是穷兵黩武,仗没少打,国力没少消耗,结果那是一个没有。

三国表面上被打趴下了,不敢和夏国争锋。但看领土,其实也没丢几城。

后来夏帝就消停了,打算再攒一攒国力,练一练兵,日后再战。为了在自己积蓄力量的时候震慑住他国,夏帝威胁各国送质子前来夏都。

他想借此辖制住三国,叫三国不敢轻举妄动。就算三国不在乎质子,阵前斩杀别国皇子,也能打击对方士气。

三国于是各自挑了个不受宠的儿子送来。

原主名为渊桑,是渊王第四子。

扶苏的第一反应是:

‘渊是哪座城?还有这个姓氏?’

渊王听着也太难听了,像冤枉似的。

——确实难听,所以渊王的野望是成为渊帝,这样就好听了。

封锁了记忆的扶苏忘却了他看过的各类网络文学,不然现在一定会敏锐地察觉到,本位面的主角肯定是渊国王室子弟。

毕竟渊帝一听就是个应该当绿江男主角的称号。

因为不记得了,扶苏就只嫌弃了一下渊字不好。渊,深潭也。不是什么吉利的意象,反而总与失败挂钩,像是“打入深渊”这种。

先祖建国的时候也不嫌晦气。

没当过质子的扶苏对自己现在的处境还挺新奇的,不过由于心情不好,他现在没空去关心这个。

二世陛下前一秒驾崩,后一秒发现自己来到了陌生的世界。

穿越不是问题,问题是他爹呢?

既然要屏蔽地府记忆,父子俩来之前就商量好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