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31章(1 / 2)

合格的君王都是影帝级别的大佬,只有他想不想让你看出他的情绪,一般人很难揣测他的真实想法。平时不伪装是觉得没有必要,真到了伪装的时候,连枕边人也会毫无所觉。

皇后就没看出哪里不对,她得意地看了一眼贵妃,觉得贵妃送的礼物不可能比她送的更得圣心。

夏帝一边应付接下来的送礼,一边在心里琢磨是谁胆大包天在神像上动了这么个手脚。

首先排除皇后。

皇后还没有那么蠢,做这些根本没有好处。何况她是夏国的皇后,夏国覆灭了反而会损害她的利益。

很显然,皇后只是单纯的御下不严,连自己准备的贺礼都保管不好,真是叫他失望。

夏帝在心里给皇后打了个叉。

之前十几年皇后都做得不错,这段时间频频出问题,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莫非是年龄大了,脑子糊涂了?

可皇后也才四十不到。

无论如何,她这样的情况已经不适合再单独执掌宫务了。

先前命贵妃代管显然是个明智的选择,贵妃管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出。皇后刚解禁拿回了一部分宫权,就又出了状况,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尤其这尊神像明显是皇后自己安排人保管的,贵妃可没插手一点。

夏帝虽然在心里这么想,却没有废后废太子的念头。

管家可以稍微换换,继承人可不能随便换。尤其是皇子们渐渐长成了,不能给他们看到夺嫡的希望,不然大夏就要乱了。

这些都可以容后再议,当前的重点是找出动手的贼子。

胆敢对大夏的神像动手,还是这么个操作法子,幕后黑手必然来自三国。

蛮国没那个本事,而且蛮国一向不怎么玩阴谋诡计,更喜欢正面对刚。再加上蛮国王子明显刚知道这件事,方才还对他怒目相向,看起来非常没脑子。

不是蛮国,就算是也与质子无关。

秦国呢?秦国质子聪明一些,还有钱可以打点宫人。方才不看这边可能是故意的,怕被人看穿。

但他年纪太小了,十三岁的孩子真能做到这个地步吗?而且皇后手底下的人,可不是轻易就能收买的。

再说了,秦国的作风也没比蛮国委婉多少,同样是大开大合的风格。

不像是秦国,这个先待定。

最后一个是渊国,渊国人倒是向来诡计多端,夏帝是知道的。

夏国对四夷存在偏见,其中对南人的偏见就是狡诈阴险。当然,渊国对夏国也存在偏见,觉得夏人狂妄虚伪。

反正互相都看不惯。

夏帝在心里拉踩了一下渊国人,认定渊国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他同时也觉得这件事和渊国质子没什么关系,就那小孩还不如蛮国质子呢。

夏帝很快锁定目标——先查渊国,再查秦国。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夏帝的分析虽然充满错误,结论倒是对的。这件事里渊国人扶苏主犯,秦国人秦政从犯,分毫不差。

可惜他们没有亲自动手,根本不可能查到他们头上。恐怕查来查去也是一桩悬案,平白叫夏帝惊惧。

秦政低声叮嘱:

“阿苏,你最近低调一些。宫里发生的怪事太多了,会引起夏帝的注意。”

恐怕夏帝从御膳那事起心里就有个疑影了,怀疑是什么灵异事件。正好当前时代人们很信鬼神,这才没有细究。

虽然细究也查不出什么,但总归是件麻烦事。

夏帝估计私底下也搞了些去晦气的操作,比如请大巫来跳舞,只是没摆在明面上而已。

秦政觉得儿子越发跳脱了,太过得意忘形容易暴露自己。以后遇到突发状况,最好还是少搞小动作。

扶苏听懂了父亲的意思:

“有你我在的场合,总容易出现类似的情况,确实会叫人联想。”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只在提前很久刷新出的大事件里横插一杠,因为这种是会隔空刷新的,不像偶发事件需要舞到两人跟前才会跳出来。

父亲认真叮嘱,扶苏还是听的。

所以接下来的宫宴他都没再干坏事,安安静静混到了宴席结束。

期间,他和父亲都观察到了一件事。

太子仿佛忘记了皇后的叮嘱,没想起来冬枣不能吃,一连吃了好几颗。

他平日里是不怎么爱吃冬枣的,所以皇后才把毒下到枣子上。今天鬼使神差吃了几颗,显然是受到了神秘力量的干扰。

但他身边的侍从没察觉到异样。

皇后为免事情暴露,只叮嘱了太子一个人。结果就是没人知道应该制止太子吃枣子,都认为现在的情况很正常。

可能太子就是突然想吃了吧。

一颗枣子上的毒素并不够,太子因此多吃了几颗。达到合适的剂量后他就没再吃了,并把这件事忘了个干净。

可太子能因此中毒,皇后跟前的枣子却是无毒的。只有皇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