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泰对此也不甚在意,有料的人再加上运气好,那能赶上可不止一回。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甚至连赵贵怀着什么样的意图来举荐他都不怎么在意,心里已经在期待着接下来跟侯景这个混世魔王的见面会是怎样一个情形。
不会在这一场战前会议结束之后,他还是在第一时间找上若干惠,沉声问道:“使君真的不愿退出此番出兵?”
若干惠抬手挠了挠脸侧粗硬的髯须,旋即便叹息道:“旧自武川一路南来,所目生死良多,也不敢说不惧一死。但我也明白,生死有命,恐怕不会因人意而有偏转。
旧者不乏比我还要更加英勇健壮的同伴,结果却夭折于事,没能等到功成名显那一天。同这些人相比,我已经算是无憾了,但若因为忧怯意外而不敢就事,即便是偷生长年又有何益?
伯山你也不必再劝我,此行无事当然最好,若果然遭遇不测,达摩有你看顾,我不必为他担忧。天若不肯假年,与其遁于事外,我更愿意死于事中!”
为了劝阻若干惠外出,让他留在华州,李泰都不惜用上了方士玄说、告诉他流年不利,但听到若干惠对此仍然不为所动,他也不由得暗叹一声。
老实说,他也不能确定若干惠留在华州会不会避免疾病爆发于身,但听到若干惠如此乐天知命的豁达态度,他心生钦佩之余,便又说道:“我这杞人忧天、忧戚于怀的丑态,让使君见笑了。
归义关西以来,使君对我诸多关照、恩若亲长,我是深有所感、绝不敢忘,达摩便是我至亲手足!如今各自在事,不暇细言,唯望来日相会此间,各夸功勋,使君请珍重!”
讲到这里,他便向若干惠深作一揖,而若干惠见状后也无作躲闪,生受下来而后又笑语道:“当年所收留的失势少年,如今却能够驰骋于诸军之前,我这识人鉴人的眼光着实不差。
若非户中女子着实年齿不配,怎么会由得你丈人夺此良缘并夸耀人前?故事不再多说,你此番行进务必谨记先全己而后谋功。前者奇袭晋阳,事态终究不同今日,贼中宿将多狡黠凶恶,当道相逢,一定要多望多……”
若干惠拉着李泰的胳膊,一边往台府外行去,一边认真的叮嘱他同东魏人马遭遇交战时需要注意到的事情,那严肃认真的神情以及言语中所蕴含的关怀也让李泰感怀不已。
就这样离开台府,行至城门外,彼此才拱手作别,各自上马奔赴所辖军府,筹备出兵事宜。
当李泰回到后军军府的时候,府内众督将们也都纷纷返回,只看他们各自或紧张凝重或兴奋不已的神情,可知也是对接下来的事情都有所耳闻。
李泰入堂坐定,垂眼望着众人,满脸自信与自豪的神情说道:“今日台府论事,承蒙大行台赏识而将先功授我,诸位敢不敢随我奔赴敌境、夺功而还?”
“末将等愿从大都督杀敌建功,夸武凯旋!”
此间众将除了寥寥几员,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李泰门生故员,闻听此言后纷纷叉手高呼以应,一时间声震直堂,让人热血澎湃。
就连侯植等本非李泰旧部者,也都受此感染,各自发声相应,对接下来的行军作战充满期待。
第0473章 忍泪作别
霸府征令既已下达,大军出发便刻不容缓。不过人马聚集、整理行装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李泰倒也不需要领命之后转身即行,连跟家人们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在确定了出征和留守人员之后,李泰便将整装事宜交付下属代劳,他则抽出一点时间返回城内家中,同娘子简短告别一番。
本是新婚燕尔,结果丈夫很快便投身公务,每天早出晚归,如今又要领兵出征,结果真正相处的时间较之婚前也没有太多增长,妙音心内自然是有一些凄楚的。
但当面对夫郎时,她却将这满腹忧郁收敛起来,只是强颜浅笑道:“若非夫郎勤在王师,妾又哪得安居户中长享富贵?夫郎无需为家事操心,妾衣食无忧,即便有些闲闷,也能归宁消遣。倒是夫郎戎行在外,一定要保重体居,临事报君父,事了长挂念……”
说话间,她又从怀中取出一束素帛轻纱,两手捧着抵在额前,神情肃穆、口中则念念有词,片刻之后才又将这帛纱用锦布仔细缠裹起来,珍重的交在李泰手中,并正色道:“这佛纱是妾在堂诵经祈求佛陀降恩垂顾的佛力加持,夫郎请妥善收起,千万不要沾染秽物,如果在战阵有什么、只是小小的创伤,用这佛纱缠裹敷治,是能解惊风痈毒的……”
瞧这小娘子一脸认真凝重之色,李泰心内感动之余又不免颇生感慨,越发有感乱世之人的不幸。
有的人看到是王侯将相、金戈铁马的壮阔,但这当中又伴随着多少的悲欢离合?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乱世,多少女子就如自家娘子这般满怀忧虑伤心忐忑又充满美好祁望的心情,将他们的丈夫、父兄或儿子送上战场,但又有多少期望能够达成、亲人可以平安归来?
他一边将这纱布贴身收起,一边在心里暗暗决定,等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