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叔所言,令我醍醐灌顶。我这便回去散尽家财,广招人马。定为天子守住邺城!”
袁熙说罢,便急匆匆的离开皇宫。
许攸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冷笑。
也得亏有如此蠢材,才能散尽袁氏家财为陛下招兵买马。
直到袁熙消失在视线当中,许攸才收回目光,返回宣室。
……
刘协听完许攸的汇报之后,心中大喜。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若非郭嘉等人就在殿内,他恨不得仰天长啸,以此发泄心中的激动。
从今日起,他不再是之前受袁绍挟持的傀儡!
他将正式以天子的身份,登上这个乱世舞台。
郭嘉一摆袖袍,满脸兴奋的说道:“陛下龙困浅滩将近两年,今日终得龙腾九霄!臣为陛下贺!”
张郃高览二人,同样一脸激动。他们比郭嘉更早效忠天子,是第一批雪中送炭的从龙之臣!
只待天子一统九州,重掌大统之后,前途简直不可限量。
接受完众人的贺喜之后,刘协也平复好了心情。
虽然眼下已然脱困,摆脱了桎梏。
可一旦袁绍率大军归来,除非他放弃冀州前往徐州,否则邺城定然是守不住的。
可放弃了邺城,就等于放弃了天下最富庶的冀州。
刘协再完全看不到希望之前,还想争去争取。
如今只盼公孙瓒能够给予袁绍足够大的压力,让他不至于立马抽调大军杀向邺城。
只要拖到吕布大军驻扎进来,即便袁绍击退了公孙瓒,也无济于事了。
“陛下,袁绍的谋主荀谌在宫外求见,要献给陛下一份大礼。”
第163章 坏了,天子盯上了我兄长荀彧和侄子
荀攸
“荀谌?”
刘协脑海飞速运转,搜索着有关荀谌的信息。
荀谌,荀家八龙后裔,荀彧之弟,荀攸之叔。
最出彩的、最高光的时刻,是说服韩馥将冀州献给袁绍。
官渡之战前,袁绍以他和田丰、许攸三人为谋主。
官渡之战后,便没有音讯。
但从“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这句评语当中可以看出,他被人看成是能与荀彧、荀攸相提并论的谋士。
“暂且让他候着!”
刘协对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并没有多少好感。
哪怕是后世被神话的荀彧!
站在汉献帝的角度,荀彧罪该万死,因为是他向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
哪怕许多人说他内心忠于汉室,最后还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
暂时晾着荀谌,刘协继续和郭嘉等人议事。
“陛下,当务之急是防止袁绍率兵回来攻打邺城。”郭嘉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虽然公孙瓒在北边猛攻冀州,可谁也说不准袁绍会不会做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选择。
“真没想到,如此绝境,袁绍居然都能脱逃,这就是逆风袁神吗!”刘协心中感慨,一想到袁绍没死,心中就深感不安,如芒在背。
许攸赶紧说道:“陛下,臣以为虽然袁绍随时有可能攻回邺城,但以臣对袁绍的了解。他为人自傲,定会认为邺城就在冀州,也飞不出去,绝不肯叫公孙瓒吃下任何一座城池。因而即便他与颜良汇合,也一定会先攘除外患,再回头夺取邺城。”
“臣认为陛下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彻底将邺城牢牢掌控。”
郭嘉点了点头:“若袁绍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回邺城,那眼下的确是个大好的机会,袁熙虽然不堪大用,但陛下可以借他之手来剪除袁绍在城内的余党,而后传诏给骠骑将军,令其领大军来邺城驻扎,并占据邺城周边郡县。”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是与公孙瓒夹击袁绍,还是逐步占领冀州的州郡,都在陛下一念之间。”
刘协听完许攸、郭嘉两人的分析,仔细思索了一番后,觉得不无道理,缓缓从软塌上站起身来,看向许攸。
“许攸听令!”
许攸立马跪直身体,肃声应道:“臣在!”
“朕手书一封,命你送去给袁绍。此外袁绍麾下谋主,沮授、田丰、审配三人,你只要设计杀其中一人,便算戴罪立功。事后南下投曹,以作内应。”
“臣遵旨!”
刘协的面色稍微缓和,又道:“待朕荡平曹贼,捉拿伪帝,你便去尚书台担任尚书令。”
尚书令,有选用官吏之权,能弹劾官吏及执行诛罚,同时总领百官朝仪以及奏事。
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三公的权力,是天子与朝堂权臣对抗的工具。
得天子许诺如此高官,许攸如何能不大喜过望?
他连连扣头谢恩:“谢陛下!”
刘协又看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