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当天剩下多少,她们都一脸喜色的全部买下来。
“今天剩这么多呢,真好!”
“哎,你带小芸的会员卡了吗?今天需要三张卡才能买下来呢。”
“带了带了,别说是这些了,就是再多一倍都买的下。”
“那行,咱们赶紧回去吧,回去还要分呢。”
几个姑娘出了门就往回赶,赶到一座写字楼,顶着冒火的太阳就往楼里冲。
“我们回来了!”
这是一家艺考培训机构,针对的都是些马上要参加考试的考生。里面不乏一些学舞蹈和学播音主持的高三生。
几个姑娘刚一嗓子喊出来,顿时几十个人就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问她们今天买到多少。
“我们今天买到二十多片呢!”
“太好了,我生怕跟昨天一样,去的时候都没了。”
都是在备考的学生,也没那个功夫去每天等着抢,唯一庆幸的就是知道荷叶功效的人好像不多,所以才让她们连番捡漏。
“昨天肯定是被人截胡了啦,我就说慢慢的肯定会有人发现。”
“该不会是我们中间出现叛徒了吧?”
“我可没说。”
“我也没有啊!”
“我疯了才会往外说,咱们距离考试还有好几个月呢,我巴不得除了咱们没人发现。”
“就是,喝了这个茶能瘦身美白,谁会往外说啊。”
……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分了二十多片荷叶,分到最后都差不多是在拿尺子比着量。
分到茶叶的都小心翼翼的收起来,哪怕最近大多数时间可以抢到荷叶,但这些考生们仍然不敢大手大脚——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抢不到了呢?反正先省着吧。
考生们把荷叶茶当做自己备考的利器,殊不知城市另一边也有人盯上了这批荷叶。
净水县开业时间足有大几十年的老字号酒楼,九福楼。
因为这个名字,酒楼盖了有九层。从一楼到二楼是大厅,三楼往上都是包间。正逢饭点,酒楼里弥漫着香味。
后厨,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的光头瘦子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蒸笼,眼瞅着时间差不多,就揭开笼盖,把一盘子包着荷叶的菜端出来。
荷叶经过蒸制,变成了褐色,包裹在鸡肉上更显得这道菜卖相一般。
可等到光头把荷叶解开,露出里面金灿灿的整鸡的时候,刚才那关于卖相的评判就显得毫无价值。
鸡肉的外皮变成均匀的金黄,皮肉渗着亮晶晶的油脂,上手撕开一个口子,鸡皮弹开的瞬间,就能看到里面鸡肉的纤维里溢出的肉汁。
光头往嘴里塞了一口鸡肉,忍不住叹气。
身边跟着的徒弟有点好奇:“师父怎么了?不好吃吗?”
不应该啊,师父为了这道菜,自己从养鸡开始,到现在已经试了好几回了。前几次虽然也没有达到要求,但也不至于这样叹气啊?而且,这鸡肉闻着好香……
光头懒得搭理功夫不到家的徒弟,指了指鸡肉让徒弟自己去尝。
徒弟一尝,鸡皮的弹脆油香,鸡肉的细腻柔嫩,瞬间让他眼睛亮起来。他看人脸色不行,但舌头可是很灵的。
这次的鸡肉,显然是成了。
“师父!这就是菜谱里的秘制荷叶□□?太好吃了!”
师父嫌弃的把徒弟的头扭过去:“说鸡不说吧……嗯,算是成了。”
光头从自己的师父那继承的手艺,在九福楼干了十几年了。空闲时候也会钻研下师父留的菜谱,常人只以为有了菜谱就能做出好菜,那都是误区。
就比如菜谱里这道荷叶鸡,明着写的做法很简单,但细微处却格外挑剔。
鸡怎么养,荷叶怎么挑,乃至包鸡肉怎么包都有说法。
本来光头都气馁了,觉得谁家的菜谱是这样,做法不怎么创新,净是在食材上折腾。
结果前些天碰到师叔,老态龙钟的师叔曾经也嫌弃自己学的这一道太龟毛愤而出走,说起师门,两个人凑在一起抱怨。自家的菜谱复杂难搞,而且好食材难得,可做出来也卖不上价啊。他们就是一个开在小县城的老字号酒楼,名气顶多是传到鹿城,再远就没有了。
“那么琐碎的食谱,只怕都是以前那些住四九城的老贵族吃的,就算是钻研出来,现在吃这口的还有几个?”
光头被师叔一提醒,回头琢磨了几天,在翻查了菜谱之后,还真在书脊上找到了一个小章。那菜谱还真是从以前的王府传出来的。
一想到这个,光头就又来了动力。宫廷菜么,琐碎复杂一点也能理解。
于是他本来钻研菜谱的三份心思也多到了七分,最近就一直盯着这道荷叶鸡。
连着搞了几个月,终于成了这一道菜。
光头把目光从菜转移到荷叶上,前几次都差那么一两分,今天却格外圆满,想来是落在这几片叶子上。
九福楼因为价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