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却不是七玄宗的‘峰主’,而是陈牧之前升任的玉州从三品‘巡察使’一职,实际上若他不提,陈牧早已忽略自己身居的官职了。
毕竟寒北和玉州太偏远,如今又正逢乱世,朝廷法度延伸不过来,官位不过是一个虚衔而已,武道境界和实力才是根本,与京畿道乃至中州相比,已是纯粹的江湖世界。
其余几位官吏也各自向陈牧行礼。
“几位此来何事?”
陈牧却并不多废话,直截了当的询问。
魏生神色恭谨,道:“陈大人爽直,咱家就不说虚言了,咱家此来,是奉上面的意图,希望请陈大人调任中州,朝廷三总司的副职可任由陈大人择取……”
监察司、斩妖司、刑正司。
此为大宣朝廷三总司,亦是除了青龙白虎四军之外,武者最为集中的三司,司内俱都以实力为尊,三总司的总司主皆为换血境的人物,皆是大宣朝廷最顶尖的强者之一。
总司主职衔名义上为从一品,但在朝廷正一品皆为虚衔的情况下,实际已是官位的顶点,足以称得上位高权重,就是八王对他们也要礼敬三分,要设法拉拢。
朝廷希望调任陈牧去中州,显然是有两点目的,其一是希望陈牧不与大宣朝廷作对,能够站在朝廷这一边,即使未来问鼎武道之巅,指点江山,只要没有再造乾坤的想法,那便没有什么,朝廷本来就不可能禁绝天下武道,千百年岁月,诞生一位举世无敌的盖代武圣也很正常。
千年历史中虽不曾诞生过第二位大宣武帝那样的人物,但称得上接近无敌的,也有过那么几位,也是凭个人实力,令朝廷都要礼让三分,但达到那个层次往往眼界也不再是寻常人,他们追求的往往是武道的绝巅,是尽头往上是否还有其他的道路,没有几人会对朝廷和帝位感兴趣。
当年那位开国武帝,定鼎天下,也是那时的天下九十九州,宗门林立,百国纷乱,战火不休,是举世都期望诞生一个能够一统九十九州天下的王朝,是奉承天下将合的意志而生。
现如今天下本就是一统,只不过是因皇室的一些问题,八王纷争,导致权势分裂,才使得天下纷乱,呈现出乱世之景,若能诞生一位盖代武圣,要终结乱象不过是弹指之间。
其二。
无论陈牧究竟是何想法,他们都希望陈牧能入中州,呆在朝廷的眼皮底下,而不是在偏远的寒北玉州,随时都可能不知去向,犹如悬在头上的利刃,给人一种完全无法安心的感觉。
“想调我去中州,却不是旨意,那应当不是那位的意思,也不是八王的意图。”
陈牧看向魏生淡淡的道。
魏生垂首回应道:“的确不是陛下的旨意,是内阁首辅韩大人、还有几位总司主的意思,这也并非是内阁的令旨,只是几位大人让咱家向陈大人转达的邀请。”
第382章 临行之前
内阁首辅韩括,于朝廷之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宣帝不理朝政的情况下,整个大宣朝廷几乎都由他一手操纵,权势滔天,亦是八王都意图拉拢的对象。
只不过韩括至今不曾表露过态度,而他也有他的底气,其本人文武双全,年轻时便冠盖绝代,而今亦为换血境的顶尖人物,更兼与大宣朝廷内的多位换血境总司主皆有结交,可以说其有足够的资格坐视八王相争,八王若有人能得到他的支持,那距离那个位置便只有一步之遥了。
对韩括以及诸位朝廷顶尖人物来说,谁坐那个位置其实并无太多影响,因此他们和陈牧之间便也不似八王那么敏感,早前的陈牧不曾抵达如今的境界,虽然韩括也有所耳闻,但还不至于横跨天南地北,去和陈牧结交,那时也不过只是略微讶异便抛之脑后了。
但现如今的陈牧却不同了。
不论未来的陈牧能走到哪一步,单是如今的陈牧,能击退宇文颢这位天妖老祖,地位便已凌驾于宗师之上,称得上屹立于当世顶端的武道强者之一了,纵然他乃大宣朝廷内,屹立于权势顶点的人物,也想同陈牧谈论一番世间大势。
“韩括……”
陈牧心中自语一声。
如今的他对于大宣朝廷虽然浮于表面,但一些大致情况还是清楚的,如果说八王纷争各执一方的话,那么韩括就是代表着整个官宦势力的人物了。
中州不似寒北这般世道混乱,朝廷官职也并非皆以武为尊,文官亦是随处可见,身居高位者也不知凡几,不过他们能得到相应的地位,都是因为韩括的存在,当今大宣朝廷里身居高位的文官几乎都是韩括的门生,他们背后亦有宗族,凝结起来便是一股庞大势力。
不过。
其实陈牧倒也想同韩括谈谈天下大势,毕竟将来他登临武道至境后,多半不会再对这纷呈乱世置之不理,虽然横扫天下很容易,但要平定九十九州,使得天下归治,这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他也不可能亲力亲为,仍然需要像韩括这样的人物去一步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