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宣武圣 第453节(2 / 3)

天下,倒是见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乱世的景象。

当初姬永照在位,不理朝政,八王纷争致使天下大乱之时,各大宗门割据州郡,彼此争斗以致民不聊生,朝廷法度形同无物,底层帮派混斗,民生维艰。

而天下九分之后,这一情况却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且说寒北。

在镇北府收纳各州郡归治之后,自上而下统御州府,以法度治理,虽是在玉州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大开杀戒,但诛杀恶逆之后,很快整个州府就焕然一新。

上到玉州州府,下到瑜郡这偏僻郡府,皆在镇北府的统御下恢复了法度,不复之前那种乱世纷争,人命如草芥般的景象。

并且。

不光是寒北玉州。

寒北的其他州府,甚至连尹恒游历的其他道府,归属于楚王、晋王统辖的东临到、上雍道等等,也是被诸王强行收束,以各自法度治理,恢复民生。

原因也很是简单,过去诸王集中于中州,在天下各处互相争斗安插势力,而现在天下九分,许多宗门皆是举宗迁移,诸王皆是尽可能的收拢势力,之后谋求发展,自然是要以法度治理州郡,以武力维护官府的统辖调度,收拢势力,平定乱象。

可以说天下九分之后,虽不复大宣鼎盛之景象,但底层的纷乱却也逐渐消失了。

至少。

在朝廷、六王以及镇北王、六道盟这割据天下九道的势力,彼此之间没有彻底开战的情况下,各处州府都是一片休养生息之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却不知他是作何想了。”

秦梦君听着尹恒的话,微微摇头说道。

陈牧归来这几日,一直都在陪伴许红玉、陈瑶等亲人,只第一天拜见过她一次,也并未与她详谈过,因此她也不知道陈牧对如今的天下形势是如何去看的。

第460章 赴中州,天下动!

七玄镇。

繁华的镇落之上,陈牧与袁鸿漫步而行,经过之处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两人,尽管两人行走于街巷之间,但却与镇落上的芸芸众生仿佛相隔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袁鸿往前行了几步,看看街巷上的喧闹,忽的有些怀念般的说道:“曾几何时,天下尚且安定,我为镇北王世子,却喜好武道,厮混于底层,接触三教九流,曾率人剿灭过盗匪,也曾孤身一人深入匪窟救人水火,那时我父王曾训斥于我,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却说行武侠事,胆气为先,我父王又言,既然如此,那便去行百家之事。”

“后调遣我担任城卫司总差司,统御一方,又调度我去镇北府军,任校尉,与关外异族交战,又命我任监察使,监察百官……我事事勤勉,在其位则谋其政,至我接掌镇北王印时,万事皆熟于心。”

陈牧与袁鸿并肩而行,随意漫步,听着袁鸿的叙述,神态并无太多变化,关于这位镇北王的崛起之路,半生经历,在寒北那也是流传甚广的。

初时混迹于底层,尔后历任诸多衙司,前半截的历程倒是与他相仿,不同的就是袁鸿乃是镇北王世子,再怎么混迹,暗中也必然有人时刻庇护,而他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两年,那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行差踏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袁鸿继续说道:“我曾与戏子畅谈,与差役结交,见识过盗匪的生死之交,看遍贫富之冷暖,最终以人道叩问天地,问鼎天人合一,登临武道至境。”

陈牧听到这里,终于开口道:“大凡世间武道,不外乎参悟天地,先触及天地之本质,不曾想王爷却是一路逆行,以人道叩问天地,倒是世所罕有。”

袁鸿神态如常,并无倨傲,道:“道者,万法皆通,大凡修行之道,无论何门何路,最终都是通往唯一一条道路,由天地及人,或由人及天地,皆是修行之路,不足为奇。”

陈牧微微点头,道:“确然如此。”

每一位天人高手,都有自我信念之所在,必须要维持那一抹信念和意志,才有可能在天人合一的过程中,维持自我心志,而不被天地同化,魂归天地。

有人是以武道为信念,有人是传承为意志,也有像袁鸿这般,以人道为信念所在。

袁鸿的三言两语,听上去是东一句西一句,意义似乎不明,但实际上陈牧却听得很清楚,这是袁鸿坦然阐述属于他的天人之道,一方面是与他一论世间武道,另一方面,也是向他明确自身追求的路途,乃是以人道为信念。

信念在此,那么追求天下安定,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为了自身权势的一句虚言,更有甚者,也许是有志于天下繁荣,世道昌盛,人人如龙。

“王爷想做那九五之尊?”

陈牧想了想,也不多绕弯,直接问道。

袁鸿目光掠过人声鼎沸,一片喧闹繁华的街市,摇摇头道:“谁坐那个位子,都没有分别,我只希望天下繁荣,黎庶安定,人道昌盛。”

陈牧听罢,语气随和的说道:“王爷能问鼎天人,非是偶然,姬家的那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