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远离他们,整个楼梯上都是他们的人,说找证人,真的没有,”
独孤明知道,唯一的证人就是廖华,但廖华不可能出来作证,这会影响齐王的部署。
他便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虞掌柜行一礼走了,独孤明想了想,决定还是去县衙问问情况。
很快,独孤明来到了万年县衙,县令赵升亲自出来迎接。
两人来到后堂坐下,赵县令又令人上茶。
独孤明开门见山道:“不知昨晚太白酒楼杀人案,赵县令查到什么结果了?”
县令赵升着实头大,一边是藩镇子弟,一边是关陇贵族,都是他惹不起的。
“卑职基本上可以判定,案件的起因是长孙泰上楼时和李晃撞了一下肩膀,双方发生争执,然后在长孙泰就被杀了,就是没法确定是谁杀的,究竟是李晃,还是李晃的手下,还是其他武士下手。”
“县令就没有想过抓李晃来县衙询问?”
赵升苦笑一声,“我这县衙几十名衙役,还不够他们一顿狠揍,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他们打了,上次王洗马的案子,赵捕头被他们打断两条腿,现在还躺在家里呢,谁也不敢去啊!”
“那县令打算怎么办?”独孤明又冷冷问道
“这个案子不是卑职能审,案子已经上报京兆府,请京兆府定夺!”
第978章 联名告状
京兆府一样无计可施,将案子推给了刑部,下午时分,独孤明从刑部回来了。
“这个案子刑部倒是受了,但他们说积案太多,暂时还顾不上。”
独孤烈眉头一皱,“那要到什么时候?”
“我看了他们的编号,至少要三个月或者半年后,才会轮到这个案子。”
独孤烈明白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拖的策略,拖到个月后,已经没有人关注了,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案了事,从古至今的官府都很擅长这一招。
“没办法,只能联名诉求了!”
当天傍晚,二十六家关陇士族齐聚独孤府,为长孙家的不幸遭遇声张,他们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写下了要求严惩杀人罪犯的诉求书,由二十六家家主签名。
表面上看是为长孙家族打抱不平,但实际上是为他们自己的命运担忧,随着独孤烈、元素和长孙南方三大关陇世家领袖的退职,他们更加被边缘化,朝廷中已经没有任何高官能代表他们的利益。
这次长孙泰被杀,使他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各個家族都摒弃了以往的恩怨,迅速达成一致。
哪怕是蚂蚁抱成团也有不俗的战斗力,比如农民起义,何况是曾经统治隋唐两朝的关陇贵族,哪怕关陇贵族衰落成了关陇士族,也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
二十六家关陇贵族的联名书很快摆上了天子李亨的御案。
李亨不敢怠慢,当即召见五名相国以及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主官,前来御书房一起议事。
李亨将联名书重重扔在桌上,“你们看看吧!长孙全绪的儿子在太白酒楼被李宝臣的儿子割喉而死,不知道还以为他们争风吃醋,抢女人发生了矛盾,实际上根本就不认识,连话都没有说过一句,就因为楼梯稍窄碰撞了一下,就拔刀把别人杀了,这像话吗?这简直就是恶魔,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众人都没有吭声,李亨又询问刑部尚书杜鸿渐道:“刑部对此事一无所知?”
杜鸿渐连忙道:“回禀陛下,这是前天刚刚发生之事,微臣尚不知情,微臣回去立刻调查。”
这时,左相李岘道:“陛下,李宝臣的儿子微臣倒是听到一些传闻,他和其他几个藩镇的人质整天在一起鬼混,自称藩镇党,在长安胡作非为,令人闻之色变,上次王洗马的妻女上香途中被他们掳掠侵害,至今神志未清。
这次杀死长孙全绪的儿子看似一个偶然事件,其实是必然的,不是长孙家,就是其他大臣家的孩子被害,所以微臣上次建议把他们五人软禁起来,这次微臣再次呼吁,必须要将他们束缚起来,否则还会有更大惨祸发生。”
提到藩镇党,天子李亨脸上立刻装作一副恍然的模样,“朕想起来了,杀死金吾卫的那群人不就是他们吗?”
“陛下,就是他们,他们作恶多端,早就该被软禁起来,陛下,下决心吧!”
怎么可能把他们软禁?签署合约中有明确了不允许监禁或者软禁人质。
李亨半晌道:“把他们约束起来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个案子该怎么办?”
右相裴冕道:“陛下,微臣建议先了解一下案情,毕竟陛下看到的只是一面之词。”
李亨点点头道:“这件案子由刑部主导,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联合调查,三天后朕要结果。”
这是二十六家关陇士族联合上书的案子,李亨必须要给他们面子,所以动用了三司审案,同时三天内出结果。
众人散去了,李亨沉思片刻,让宦官韩奉恩去把李辅国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