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脸色稍霁,这样解释还差不多,他沉吟一下问道:“洛阳城内一座两亩的院子多少钱?”
“以前很贵,安禄山造反后就便宜了,现在中等的,也不过千贯一亩,最多两千贯钱吧!”
“城外农田呢?”
“城外上田十贯一亩,中田七贯,下田五贯。”
李邺点点头,“这样吧!给他们一座两亩的洛阳城宅子,再给五百亩上田,再给三千贯钱的宝记柜票,让他们自己在柜坊内提钱存钱,再替他们把户籍迁来洛阳,替他们改名,务必替他们保密,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会办得妥妥贴贴。”
“去吧!把人头也一并处理了。”
彭海盐拎着首级盒子,行一礼走了。
这时,外面热闹起来,官员们纷纷向外走去,李邺走出门笑道:“怎么了?”
亲兵躬身道:“回禀殿下,好像是阉党的财富都运到了。”
李邺点点头,“看看去!”
应天门前,士兵们从一辆接一辆的大车上卸下堆积如山的箱子,这些都是从阉党手中缴获的财富,一共有三千四百大箱,包括金银、珠宝、玉器和名贵瓷器等等,光李辅国和鱼朝恩两人就占了六成多。
户部的官员大致估算一下,价值近两千万贯,相当于大唐两年的税收,当然不是直接贪污大唐的税收,主要是来自于唐朝百年的积累,绝大部分都是行贿收取。
比如之前李邺为拿下巴蜀,一次性给了李辅国十万两黄金,折算成钱就有三百万贯,现在又重新回来了。
数百名官员站着外面,指着小山一般的财富议论纷纷,李岱带着辅相们兴奋地查看箱子,他们实在是穷怕了,有了这些财富,财政可以宽裕一两年了。
“监国来了!”
众人纷纷闪开一条路,李邺快步走来。
李岱笑眯眯问道:“这么多财富,监国打算怎么处置?”
虽然他们是父子,但在正式场合,两人还是以官职称呼,没有父子之谊。
李邺微微笑道:“自然是送往长安左藏库,今天给大家看看,晚上就要装船了,各位使相,现在不要关心这些箱子,赶紧回去收拾自己的箱子,咱们十天后,第一批船队就要出发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韦见素道:“殿下不用担心,我们之前从长安运来的大箱子都还没有开箱呢!直接再运回去就是了。”
众人大笑,这时,跑来一名士兵,附耳对李邺低语几句。
李邺点点头对众人道:“不出我所料,田神功派使者来了。”
第1163章 心怀侥幸
李邺在十天前就得到消息,太原被田神玉侵占,李邺随即下令,命令云州的雷万春随即占领朔州和代州。
李邺知道,失去根基的田神功无路可走,迟早会来投降朝廷。
果然,田神功派使者来了,不过这也表示他是有条件的归降。
李邺随即安排兵部尚书独孤烈去和对方接洽。
次日上午,田神功的首席谋士李丰被领到了兵部,有官员把他带到了独孤烈的官房。
独孤烈是老兵部尚书了,在李隆基时代他就是兵部尚书,不过现在他是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武相。
李邺实行的是职能相,全能相只限于右相。
职能相一般叫做辅相或者使相,但大家更喜欢直接称呼职能,不太喜欢辅相这个名称。
所以现在七相又分别叫做:吏相、财相、礼相、武相、律相、工相和枢密相。
然后左相被称为门相,右相被称为宰相。
“小人先要说一件事,卫王殿下已经自刎而亡。”
李丰沉吟一下道:“如果田使君归顺朝廷,会有什么待遇?”
独孤烈微微笑道:“请坐!”
独孤烈一怔,“为什么?”
“卫王威胁田神功什么?”
独孤烈在外面都被称为独孤武相,李丰被领进独孤烈官房,躬身行礼道:“小人李丰,是田使君幕僚,参见独孤武相!”
独孤烈淡淡道:“有几句丑话要说到前面,第一,朝廷要实行爵位清理,亲王只有一人,那就是齐王殿下,其他亲王统统降为郡王或者嗣王,郡王降为县公。
“卫王逼迫田使君和田神玉合作,建立北唐,建都太原,田使君当然不会答应。”
“因为诸将都不愿背叛朝廷,田使君也不愿背叛朝廷,卫王不肯答应,就用自刎来威胁田使君,田使君不接受他的威胁,他索性就拔剑自刎,没有能救回来。”
独孤烈点点头,“看来田神功还是比较顾全大局,值得赞赏!”
李丰有些忐忑不安坐下,独孤烈又道:“我奉监国的委托,和先生谈一谈田神功的事情,不知道田神功有什么想法。”
其次贯彻高祖之令非皇族者不可为王,所以异姓王就不会有了,包括我自己,我要从郡王降为国公,齐王父亲李岱也会被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