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35节(1 / 3)

李邺已经接到李成华的通知,刺客威胁拔除了,阿史那承庆已死,他们家也解除了防备。

李邺便带着家人来祠堂给家人祭祖了。

贡桌案上摆放着三牲和各种祭品,香炉也点燃了。

全家人都穿着黑色祭袍,排着队依次上香跪拜。

司仪依旧是李腾空,她怎么也推脱不掉,上面可是她父亲的灵牌。

所有人都轮流上香跪拜,走完一遍流程就结束了。

但事实上,祭祀的流程很繁琐,各种仪式,象李岱主持的李氏宗祠大祭足足要进行一个半时辰,也就三个小时。

光沐浴更衣各种等候就要半个时辰,然后从寅时开始,到寅时结束,整整两个小时。

而李邺的祭祀只要一刻钟,当然也是他家人少,比如烧纸这个环节也有,几百个金银箔纸叠的元宝,最后放在院中青铜炉内,祭祀结束后,管家会洒上火油,然后一把火烧掉。

对李邺来说,祭祖更是一种不得不做的仪式,而不是灵魂寄托。

所以沈璃就无法理解,很困惑,沈家的祭祖,她虽然没有资格进主院,但也在侧院旁观,沈家的祭祖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要祭祀整整一个晚上,把人都累得半死。

可到了夫家这里,临时换一件祭袍,一群姐妹大家轮流上香,跪拜,一刻钟就结束了,她完全有点懵了,不是说皇家的祭祀更加规模盛大吗?

天气很冷,祭祀完就要回去了,当然不是走回去,而是坐上几辆轻便马车,大家用厚毯子盖上腿,马车驶往镇安塔。

今晚搬家来不及了,只能明天再说。

“看你的样子,是不是感觉很困惑?”清羽低声笑道。

沈璃点点头,“我没想到会这么短?”

清羽笑了笑道:“我听大姐说,刚开始那几年就没有祭祖,后来稳定下来后才勉强开始有了,然后很简单,夫君对祭祖很抵制,从前基本上都没有参加过。”

“为什么?”沈璃更不解了。

“从前夫君和母亲住在永和坊,李家不认他们,后来回归家族后,夫君基本上都在外面征战,长年不在长安,当然也就不用参加祭祖。”

沈璃点点头,“夫君的江山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而不是靠祖宗庇护,所以就不用把祭祖看得那么重。”

清羽夸赞她聪明,笑道:“这就对了,不过祖宗虽然不拜,但将来封禅祭天肯定要有的,而且会很隆重。”

其实她们当然不会知道,李邺不喜欢祭祖是另有原因。

两人说着,就到了镇安楼,众人纷纷下车,上楼各自回房睡觉,独孤新月在等着沈璃,等她走过来,独孤新月笑道:“等会儿夫君还是睡你的房间,今晚就不算了,明天和后天都是你的新婚。”

沈璃的俏脸腾地红了起来。

第1226章 郁洲奇兵

大唐天下各地都沉浸新年喜庆的气氛之中,朝廷改年号为大安,表示今年将为天下安定之年。

寓意也很明显,今年将平定藩镇,天下大安。

一支由三百艘五千石以上大船组成的船队正在海面上浩浩荡荡向北而行,都是车船,士兵踩动桨轮,激起滚滚白浪。

虽然是海面,但这是沿海,用千里眼还看得见大陆,加上冬天没有季风,海面上风平浪静。

今天是正月初七,大船上满载着两万军队和大量物资,他们从京口出发,已经航行了三天,很快就要到目的地了。

在为首的一艘万石海船上,南霁云腰挎宝剑站在船头,注视着远处海面。

南霁云被李邺封为江东镇抚使,率三万军队坐镇江南东道,他的军队驻扎在润州京口,这次奉命北上,也拉开了攻打李正已的大幕。

这时,桅杆吊斗上的眺望员大喊:“前面看见海岛了!”

南霁云取出千里眼向北方眺望,远处隐隐看见了一条黑线,应该郁洲到了。

郁洲又叫东海岛,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但唐朝的连云港和现在的连云港不一样,唐朝是一座大岛,叫做郁洲,一条海峡将它和本土割裂开。

东海岛西面紧靠海峡有一座县城,叫做东海县,县城连着岛上渔民大概有一万余人。

但从去年开始东海岛上驻扎了一万军队,忙碌地修建码头和仓库。

虽然数万军完全可以先前往海州,然后直接过海峡进入东海岛,反正海州也是朝廷控制,完全没有必要坐船过去。

但李邺还是下令军队坐船前往,这是为了让士兵们适应海上航行。

东海岛当年和泉州一起被划给了关陇军,只不过大家都忽略了泉州,而忽视了东海岛。

主要是东海岛的战略地位不够重要,作为海港,他向北比不过莱州半岛,向南比不过泉州和广州。

若论腹地广阔,它又比不上长江上的江都,论漕运,甚至比不过淮河上泗阳,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很尴尬的存在。

直到陇海铁路修筑完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