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4o1号房 第38节(1 / 4)

他从休息室里拽了条薄毯子,裹在身上继续执勤。好在今晚没有案情,平平安安。他也不用出门受冻。

凌晨两点以后,又下雨了。杨森抖抖索索地起身泡了杯热茶,回到位置上,打开所里的电脑。电脑的系统还是dows98,开机足足要五分钟,运行起警务系统更是慢得让人崩溃。好在这次杨森只是打算拿它看视频而已。

这是魏秋实失踪前后三天,“东方豪庭”三号楼一楼的监控视频。从案发至今,杨森已经看了不下十遍了。但在师父指点过后,他觉得仍有多看几遍的必要。

回忆案件的种种细节的过程中,杨森察觉到了一处不合常理的地方。

这起案件闹得相当大,投入的警力也多,可至今都很难找到一个侦查的突破口。据梁平的说法,这种情况相当罕见。可见作案者不仅心思缜密,对警方的行动规律也提前做了预判。整个作案流程找不出一丝破绽。

可作为犯罪者,有一点他做得相当不聪明。如果把失踪和绑匪索取赎金分成两起案件单独审视,两起案件都是顶着摄像头作案的。绑架时可能由于地点限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拿赎金时就说不过去了。交易地点是绑匪自己指定的,为什么专门挑在全市唯一一个监控试点区域?就算是看中了这里人流量大,可以扰乱警方视线的优点,也是没道理的。市中心的商业区人流量与景区不相上下,除了部分商场的珠宝专柜,哪里都没有摄像头,明显是更合适的作案地点。

按同样的标准,市里更适合作案的地点还有四五处。

是绑匪失误了,没发现厕所边的摄像头?杨森并不这么觉得。一向滴水不漏的绑匪,不可能没做好周密的环境调查。

按师父的说法,摒弃了预设的思路以后,杨森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新的可能性——绑匪是故意这么做的。这话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如果他真的有骗过摄像头,在其面前隐身通过的本领,这就会成为他挑战警方的最大筹码。

避开摄像头拍摄的方法。

案发当晚,杨森就抽空做过实验,无论是蹲下还是贴墙走,想进出东方豪庭的三号楼的大门,就一定会被拍下来。摄像头实际的视野范围远比人为估计的要广。至于南阳路交易赎金的那个厕所,刑警队那边肯定也测试过监控摄像有无死角,确定无误后,这才安心埋头检查视频的。

换一个思路吧。如果绑匪精通数码技术,有办法对监控视频本身做手脚呢?

操作系统临时断电,或是使用黑客手法远程入侵服务器,让监控影像跳过特定的时间,这样就可以隐身通过了。

恐怕不现实吧。杨森的计算机知识大部分是上学那阵子通过玩游戏无师自通的。但他也知道,对服务器的数据做手脚必定会留下记录,警队里的技术部门不可能查不出来。

何况“东方豪庭”时刻有保安值勤,门卫室里就有实时监控画面显示。也就是说,绑匪不但要骗过机器,还要骗过人眼。断电断线等手法,势必立刻引起保安的注意。

试试更天马行空些的想法吧。利用照片做掩护是否可行?

无人进出3号楼的情况下,拍摄出的监控影像几乎等同于静止画面。如果准备好对应景观的大尺寸的照片和固定用的架子,放置在门厅里,挡住摄像头的视野。绑匪再从照片后面通过,不就不会被拍到了?这个想法乍一听有点蠢。不过监视摄影机的解析度只有360p,画面的颗粒感相当明显。只要洗出照片的清晰度够高,加上光线照射的角度自然的话,就算再仔细观察,也很难辨别出照片特有的不真实感。

不行,有致命的破绽无法解决。

3号楼的居民出入频繁。如果照片长时间摆放在门厅里,肯定很快就会被人撞破;若是在案发时段临时放置的,明显更加不现实。案发当天,摄影机是持续运作的,只要绑匪不是彼得潘一类的幻想人物,他放置和回收巨幅照片的行为都会被完整拍摄下来。

南阳路的厕所是时时刻刻有人进出的,更加不可能做这种手脚。

种种假设都无法成立。杨森也不气馁,假设终究只是假设,还是得回到现实的查证工作当中。

他再一次打开监控视频。原本观看的时候,他都是把视频调快成两倍或四倍速度快进播放。这一次他反其道而行,把视频调到了二分之一速度慢放。这样一来,一晚上是肯定看不完了。但没关系,反正值夜班是常有的事情,杨森早已下定决心奉陪到底。

视频是失踪案的当晚由徐红蕾弄来的。她没搞清如何从监控系统里把视频文件拷贝出来,只得采用了摆放dv摄像机录屏的方式。好在局里不久前刚配备的dv机像素挺高,录得还算清晰。

至于视频的内容,杨森早看得烂熟于胸了。什么时刻有人进出全部心里有数。其余时间里,监控画面几乎是静止的,只有屏幕左下角的时间戳不停跳动。从窗口投射进来的树影偶尔微微颤动,令人联想起八月那个闷热午后的微风。

今夜少见的是一个没有警情的平安夜,他就这么看到了后半夜。由于长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