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9章(1 / 2)

“这不可能,”李珍立马反驳,“皇兄绝不可能做这事。”

李瑾此人怯弱,唯恐惹怒了皇帝,监国期间事事都要过问皇帝的意见,又怎么可能毒害他?

“王忠公公也不相信,那女史却说太子与她早有私情,日后登基了许诺让她做贵妃,还给了贴身的物品做信物。”

“后来王忠公公带人到女史房中搜查,果然找到了太子时常带在身上的一块玉佩……”

李珍打断道:“确定是太子的吗?”

“王忠公公去问太子的时候,太子已经承认了,但他称这玉佩是之前遗失了的,他也不认识那女史。”

“不过人证物证俱在,你们还是认定太子是真凶对吧?”李珍接着他的话说,“我和太子历来亲厚,所以现在也要把我一起软禁起来?”

太监但笑不语。

一旁立着的玛瑙愤愤不平:“这实在是太过分了!就算真是太子犯的事,与我们公主何干?为什么不让公主出蓬莱宫?”

太监被呛得不敢回话,只一味赔笑,李珍却抬手制止了玛瑙的话。

她明白,皇后此番作为也是出于无奈。

李珍道:“我可以待在蓬莱宫里,但我想劳烦公公一件事。”

“公主请说。”

“若是外面有什么风吹草动,公公可否来给我递个消息?”

这不是什么难事,太监很快答应。

“这段时间委屈公主了,但公主放心,皇后娘娘已经吩咐了,公主待在蓬莱宫期间份例一切照旧,您要是缺了什么东西尽管提。”

李珍对皇后谢了个恩,太监很快退出主殿。

李珍透过窗户看着太监走出蓬莱宫宫门,把守在宫门口的禁卫全都遣走,准备换上他带来的另一批人。

聂隐也在其中,无论太监怎么劝他都执拗地顿在原地,明显不愿,只仰头望着站在窗户后的李珍。

李珍对他摇摇头,他垂在身侧的双拳紧握住,又松开,最终选择妥协,走出蓬莱宫大门。

太监摸了摸头上的汗水,“嘭”一声将宫门紧闭。

这是李珍遇到过的最糟糕的境地,她几乎已经孤立无援了。

她感觉思绪有些混乱,在椅子上愣愣坐了半天。

她被软禁是因为李瑾,想要恢复自由身,也必须得先证明李瑾的无辜。

李瑾的无辜是毋庸置疑的。

皇帝出事,最先被怀疑的一定是太子,李瑾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给皇帝下毒,就算下毒也不可能挑除夕夜宴这么隆重的时候。

那女史、那玉佩更是刻意得不得了,像是早就安排好,就等着这一天来临似的。

这事一定是有人嫁祸给李瑾的。

至于嫁祸者是谁……除了李玦之外李珍想不到第二个答案。

李琮已除,现在挡在他前面的人唯有李瑾。

但李珍想不通的是,在李珍的干扰下,他没跟阿史那结识,也没和谢修竹达成联盟,他只不过是个不得宠的落魄皇子,没多少钱也没什么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些事的?

买通女史容易,但让女史给皇帝下毒可不容易;偷盗太子的玉佩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李珍脑中浮现出一个猜想。

这李玦不会在她不知不觉中找到什么助力了吧?

是朝中哪位大臣吗?

李珍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更大,李玦可是很聪明的人,他怎么可能看着李瑾李琮都争相出头了,自己还默默无闻呢?

他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笼络所有助力在手上。

原书中他就是这样做的,李珍只怪自己大意了,没发觉他在背后做的这些小动作。

可惜现在后悔也迟了,李珍郁闷了一会,就把这些抛在脑后,专心去想着对策。

可惜她被关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几天下来不仅没想出什么好方法,还从长信宫的太监那儿得到了更糟糕的消息。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皇帝总算能开口说话了,但他还不能处理政事,便只好让李玦代为监国。

李玦之前从未出头过,朝中老臣原本很是担忧,但他不愧是男主,将每件事都处理的很妥帖,甚至还处理了不少陈年旧患。

总之是比李瑾出彩许多了。

因李瑾拒不承认毒害皇帝,他的案子还在调查之中,他虽被软禁起来,但依旧还保持着太子之位。

两相对比之下,朝中居然有臣子上书请求改立李玦为太子的。

李玦装模作样的把这消息瞒了几天,最后实在顶不住朝臣的压力,“迫于无奈”跑到皇帝面前哭诉,表示自己信任李瑾的为人,绝对没有肖想过太子之位。

皇帝清醒了那么久,一直没宣布对李瑾的处置,朝廷上人人都察觉出皇帝定是对下毒一事产生了疑虑,他多半觉得这事不像是李瑾做的。

李玦的行动算是迎合了他的心意,也间接让他看清了朝臣们的想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