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进城的人不多,余南叶拎着竹篮,和阿景来到了西边集市。
集市上支起不少摊子,敞亮的地方早被婶子阿叔们占据,余南叶只好选了个角落待着。
他们旁边是两个卖鸡蛋的婶子,两个婶子打眼往篮里瞧,见上头盖着布,这才收回目光,心里泛起嘀咕。
这两人一个比一个年轻,手上拎着两篮,也不知道卖什么。
两个篮子能装多少东西?
余南叶不知道两位婶子想什么,他将篮子上的布摊开,将木桌大小的灰布铺地上,竹篮放灰布上。
以前他在镇上摆过摊,镇上人爱干净,竹篮直接往地上放,他们会挑三拣四,还会嫌弃。
然而他不知道,在南禹国,在南水镇,对很少吃到时蔬的百姓而言,一经发现卖菜的,可不管干不干净,先抢了再说。
陆柘景学着年那样摆放。
不过刚摆上,就有眼尖的婶子发现,挽着篮子几步来到他们摊前,看到从未见过的菜,蹲下身,小声道:“小郎君,这是什么?”
余南叶听对方说得小声,也跟着压低声音,“婶子,这是我捣鼓出来的,我老家那边的人叫它黄豆芽。”
“黄豆芽?”中年妇人第一次听这个名字,瞧着篮里的菜别致,又一根一根,便问:“这个黄豆芽怎么吃?”
中年妇人的声音依旧压得很低,生怕被其他人听了去。
余南叶同样小声回复,“煮来吃,炒来吃,煮面条,炖汤都行。”
“豆芽口感脆嫩,老幼都能吃。”
中年妇人将集市转了一圈,一圈下来没看见一个菜摊,好不容易撞见了,自然要在其他人发现前抢购。
甚至连价格都没问,直接道:“给我来三斤。”
啊?
余南叶傻眼了,头次遇到买东西不问价的,他犹豫了下问:“婶子确定要三斤么?一斤五文。”
以他目前的培育方法,一斤黄豆可以发六斤多黄豆芽。
爹爹的手札中说黄豆越好,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情况下,一斤黄豆最多可以发十斤左右的黄豆芽。
目前他选的黄豆颗粒一般,按照爹爹手札记载的进行泡发,能有六斤实属不错。
这里的黄豆价便宜,一斗十文。
黄豆芽收一斤五文,心里还有些过意不去。
还是阿景跟他说价格不能太低,他才定价五文一斤。
中年妇人一听五文一斤,忙改口,“给我来五斤!”
一激动声音不免大了。
被几个耳尖的年轻媳妇听了去,循声看去,就见一个样貌清俊秀丽的少年提着戥子,秤平上放着从未见过,但新鲜嫩白的……菜?
几人立马走了过去,七嘴八舌询问:“小郎君卖的什么?”
“几位姐姐,这是黄豆芽。”余南叶模样好看,个子也小小的,看着像邻家弟弟,而且小孩眼神单纯,叫姐姐也没有半点登徒子的模样。
几人都乐呵呵的捂嘴,“小郎君这个黄豆芽怎么吃?怎的以前从未见过?”
余南叶说出想好的说辞,“黄豆芽煮汤,配面条,炖汤都是可以,煮上半刻钟,出锅后脆嫩好吃。”
“黄豆芽五文一斤,姐姐们要多少?”
余南叶招呼几人,陆柘景称重,他们带的竹篮不算小,一个能装十几斤。
几名年轻媳妇刚付了铜板,又引来不少人,这些人中有婶子、女娘,和中年汉子。
众人将二人团团围住。
陆柘景给前面几名女娘称了十斤,篮里就剩十来斤,被后面三人抢走。
其他人听说西市卖菜,纷纷跑了过来,差点为了一把黄豆芽打起来。
余南叶吓了跳,连忙表示过几天还会来卖黄豆芽,大伙儿才停止争吵。
陆柘景拉着少年离开,两人进粮行买了十斤黄豆。
第28章
镇上这家粮行很大,铺子里有好几名伙计,除了黄豆,还有稻谷、粟米等作物。
皆装陶缸里。
余南叶买了十斤黄豆。
这些黄豆颗粒饱满,颜色纯正,店里伙计收了十文。
余南叶刚赚了百多文,这时候花十文也不觉得心疼。
十分爽快地付了银钱。
陆柘景在一旁看着,也不催促少年离开。
余南叶围着一缸缸陶缸查看,不会儿便问:“这位小哥,请问绿豆几何一斤?”
伙计愣了下,没想到少年还要买绿豆,村里人很少买绿豆,大部分是镇上人,买来做绿豆甜汤,或糕点铺里购来做绿豆糕。
伙计愣了会儿,回道:“小郎君好眼力,咱们家的绿豆颜色上成,个头也是一顶一得好,别家铺子里可没有咱家这样的,小郎君多次光顾咱们店,小子也不会哄了小郎君去,一斤六文。”
竟要六文!
余南叶以前从未见过绿豆,会知道绿豆还是因为爹爹手札中记载过,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