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o章(2 / 2)

出镜最多的,却也不普遍,因而每每临秋时节,大街小巷里突然冒出来的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就成了孩子们最大的快乐。

这种吃食夏日里怕热,冬日里则因为太冷制作不易,秋日里则有每年最重要的农事收割活动,因而只有在夏暮秋初时最好卖。

一般家庭,只要不是经济上特别困难的,也都愿意给孩子们买一两串来吃。

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兜里的银钱就更鼓一些,闲了无事便是和小伙伴们讨论哪家的糖葫芦最好吃。

“甜芳楼里有去了核的糖葫芦,你们吃过了没有?”

“那个贵,糖还是饴糖的。”一个孩子撇嘴。

“我知道我知道!李翁那的好吃!我刚吃过的!”另外一个孩子举手。

“还用你说,李翁那的谁没吃过?”就是贵啊,跟甜芳楼卖的都差不多了。

举手的小孩点点头,心有余悸:“我没问价就买了,还以为跟上年一个价的,结果他又涨了!”

“不过真的好吃,比以前的都好吃!”

其余孩子都很不以为然,还能有多好吃,他们又不是没吃过。

这时候对面跑过来几个小孩子,手里拿着一串串糖葫芦,糖片剔透如冰,衬得被包裹的山楂果越发红艳好看,其余的孩子眼前一亮,拦住人问:“你们这是哪里买的?这个糖怎么这么漂亮!”

糖葫芦吃得多了,他们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光要好吃,还要好看!

“李翁那里。”几个小孩子说完就跑远了。

其余的孩子面面相觑,片刻后纷纷向李翁的摊子跑去。

不光是小孩子,这时候甜食都是稀缺品,大人们也没有说不爱的,尤其女子,很多都喜欢甜食小吃之类,见了这外形漂亮的糖葫芦,都忍不住买来尝一尝。

而这一尝,就发现这种新品糖葫芦不光是外表好看,吃起来也比寻常的要好太多。

就算是贵一点,众人也觉得非常值得。

而这时候,恰好九月九的重阳节还差几天就要到了,除了登高望远、秋游赏菊和拜神祭祖之外,饮宴祈寿自然也是不能少的,而作为宴饮的前菜或餐后甜点,新奇美味的点心非常之受欢迎。

于是每年这时候,总有商家会费尽心思地推出一些漂亮又可口的甜点,到最后,符合大众品味的那么一两款,就会进入无数百姓家中,成为当年重阳节的流行了。

这冰糖葫芦虽然好吃,但是放在宴请友人的席面上,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但对一些推销手段已经比较敏感的当地人很快就将目光放在了那制作冰糖葫芦的原料上。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闻讯而来的人很快就多了起来。

李翁看着挤在他这小摊子面前的许多人,乐得嘴都合不上。

他在这摆摊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碰上生意这么好的时候,就连街上的监市都赶过来帮忙维持秩序了。

这些监市可和别地儿的不一样,那都是从军队里退下来的,气势上就和闲人懒汉们不一样,有的还兼拿着军队里的半分,也就是饷半份军俸,说起来也是正经官差,就更没人敢把他们不当回事了。

这也是封州城里商业发达,但秩序却维持得很好的原因。

于是监市一来,李翁的小摊子前很快就变得井然有序起来,人们都自觉排起了队。

李翁忙得脚不沾地,看到后面长长的队伍,又是高兴又是发愁。

能叫夏梨一个小娃子搬动的一草靶子糖葫芦,就是再多,数量也有限,拿来卖也就是平日里一天的量,今天这盛况,如何撑得住?

好在老翁心里头门清,知道这些人是为什么来的,也不卖关子,一边卖糖葫芦一边就把这新品糖葫芦用的白沙糖给“卖”了个清楚。

他想的也简单,那位洛陵街的小郎君给他一场造化,他既然接了,不管是为着心里的感激之情,还是一荣俱荣的合作精神,都要竭尽所能帮人好好将生意铺开才是。

众人见这般简单就问出了那制作糖葫芦的白沙糖,也就不纠结吃不吃得上一两串糖葫芦了,忙向李翁打听哪里有能买到这种白沙糖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