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掌柜的觉得自己好福气,赵洛川也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捡回来个大宝贝。
杨冬湖被夸后下意识的看向赵洛川,嘴角微微上翘,满脸都透露着愉悦。
“能娶他确实是我的好福气。”赵洛川悄悄在桌子底下拉紧了杨冬湖的手。
掌柜的爽朗一笑:“好好好,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卖的出去三七分,卖不出去嘛,就当全便宜我了。”
杨冬湖回握住赵洛川宽厚的手掌:“那是自然,价钱上我定了六十文,掌柜的若觉得不合适,调动也是可行的,只是再不能少于六十文,否则利润就不大了。”
“六十文还是低了。”能从中分钱,掌柜的自然想把价钱抬得越高越好,多分钱谁不乐意。
“掌柜的本事大,若是能以高价卖出去自然是双赢的好事儿。”
“是,做糕点我不如你们,但是做生意卖东西,我还算的上是你们的前辈。”
能让掌柜的收下桃花饼就算是卖出去了一半,杨冬湖还是很有信心相信桃花饼卖的火热的。
“时候不早了,那我们就不叨扰掌柜的了,桃花饼够卖上几日的,三日后我们再来。”
“行,一路慢走啊。”掌柜客气的把二人送出门去,接着就让小二把点心牌子换了下来,重新找人题字写上了桃花饼,又拿了几块饼放在碟子里,摆在显眼的位置,好让进门的客人一眼就能看见。
今儿卖的顺利,杨冬湖和赵洛川在街上寻着赵方宇和赵方初二人。
四个人分开的时候忘了问他们在哪儿卖猎物,现在只能挨着街边走边找。
街上人越来越多,人声鼎沸,路边的小摊子也都支棱起来了。
俩人经过一个卖绣布的摊子,赵洛川脚步一顿,停下来询问价格。
卖绣布的大姐今儿还没开张,见有人问价便热情的将摊子上的东西全都介绍了一遍:“这边的是绢布,那边是缎面的,两种价格不一样,绢布颜色更多更鲜艳,缎面的摸起来手感要好,小兄弟你看看需要那一种?要是还想要更便宜的我这儿也有,喏,那边,那是麻布。”
第124章 我来绣
赵洛川被满目的布料绕花了眼,一时间竟挑不出来。
那大姐看出来他的为难,开口道:“大兄弟你想买来做什么?说出来姐看看哪个合适。”
赵洛川挠挠头:“手帕用哪种料子好?”
“帕子是贴身的物件,自然选用起来舒服不刮脸的。眼瞧着天热起来了,走两步动辄出一身的汗,麻布和绢布摸起来手感上要糙不少,用起来肯定不如缎面的舒服。大兄弟你摸摸看,就知道我有没有说假话了。”
赵洛川上手摸了摸,果然如大姐说的一样,扭头问杨冬湖:“你想要哪个?”
杨冬湖现在一提起来帕子都心有余悸,摇摇头道:“我不要。”
那大姐眼皮儿活,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一对夫夫里夫郎才是做主的那个,只停顿了一瞬,便笑着又冲杨冬湖说道:“咱们家的料子都是好的,除了镇上的布庄,就数我这儿料子最全乎,而且这儿颜色也多,你瞧这碧水青的料子,多趁你。”
大姐说着把料子拿起来,在杨冬湖眼前翻了两下,扭头问赵洛川:“你夫郎脸蛋白嫩,一看就是你娇养的好,做帕子用这颜色最相宜了。”
杨冬湖自从到赵家来,就没短过衣裳,无论是冬袄还是夏装,但凡是朱翠兰给赵方初做的,必得有他一份,就这有时朱翠兰还心疼他,偷摸多做一件呢。
当初从杨家带过来的破包袱,里头有几件旧衣裳,要是搁别人家里,里头的衣裳拆了还能改成鞋面打个补丁。
但赵洛川嫌晦气,早就扔了,家里旧衣裳多的是,留着那些破烂玩意儿干什么,看着来气。
杨冬湖今儿穿出来的衣裳也是过了年新做的,朱翠兰眼光高,挑的料子都很衬人。
赵洛川接过料子在杨冬湖脸前比划两下,不顾杨冬湖的劝阻,对着大姐道:“那行,这个要了,再给我拿一个跟这条颜色差不多,略深一点的,绢布的也拿两条。”
“哎,好嘞。”
杨冬湖拽住赵洛川的胳膊,眉头紧皱:“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香囊荷包咱都有了,帕子我还没有呢,等回去了你也在上边绣点东西,我肯定日日都拿出来用。”
杨冬湖顺着赵洛川的话将目光移至他的腰间,那里挂着一个素色的荷包,荷包样式倒是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上头的刺绣倒是很能晃人的眼。
上头的花朵扭成一团,分不清叶瓣,底下一大块绿色的绣线乱糟糟的堆在一起,分不清是草还是花底下的绿叶。
杨冬湖自己都觉得丑的让人不忍心多看两眼,又想起来素禾说他的绣工差,这会儿心里不是滋味,才不肯接这绣活儿。
“我才不绣,带出去叫人笑话。”
赵洛川付了钱,把绣布揣进怀里,闻言笑道:“你不愿意绣也行,你教我,我给你绣,到时候你日日带在身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