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75o节(1 / 2)

一如既往的“杂粮”馒头。

配上一点炒菜和大酱,众人出的欢快的很。

他们家回来的晚了点,在大院里吃饭也算是晚的。

等快吃好饭了,孙福媳妇王丽一脸神秘的过来了:“秋菊,过来,快过来!”

“咋啦?”

王秋菊嘴里拒绝这馒头,好奇的站了起来。

“你快来啊!”

看到他这么着急的催促着,老娘将粮食放了下来。

擦了擦手走了出去。

随后被王丽一脸神秘的给拉走了。

几人看到这一幕都是面面相觑,都在询问着咋回事。

“咋啦这是?”

大姐一阵的好奇。

其他人都是摇摇头。

杨小乐拿着筷子在馒头上摸了一点酱,咬了一口,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老太太还行,肯定是给大院里的人分粮票了。

就是不知道她怎么分。

按户分?

按人头分?

等一会就知道了。

过了十几分钟以后,老娘一脸高兴的回来了。

“妈呀,当家的,你知道咋回事吗?”

说完,不等其他人说话,就看到王秋菊把粮票给拿了出来。

“杨老太捡了一些粮票,给咱们分了一点。170斤呢!”

其他人都是一脸的惊讶。

杨广志抽烟都停下来了:“这么多?她捡了多少啊?”

“说是八百多斤,大人15斤,孩子25斤,都给大院里分了。还是侨汇券的票呢!细粮,老大上班了,按照大人分的15斤。”

听到这话,杨广志眉头皱了一下:“这要谁家丢了粮票,不得急死了啊!”

这年头几斤粮食都能要了人命。

更何况是这么多。

王秋菊闻言也是点了点头:“是啊!谁知道呢!不过老太太说了,这是洋鬼子用的票,这么多票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的。”

杨广志还是摇了摇头:“不一定,这么多,万一是哪个粮站收粮票的人丢了呢!这不要人命了嘛!”

听到这话,王秋菊想想也是:“是啊!不过这粮票都分了,你让谁家吐出来,怎么可能。”

杨小乐在旁边听着两人说话。

心里暗道现在老爹的觉悟那是越来越高了。

不过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不是自己弄的话,是别人弄的。

那这真的有可能是单位的。

这种侨汇券,一般只有粮站才会大量拥有,正经单位不会用侨汇券。

此时在他的心中也不知道形容杨老太。

你说她不顾别人的死活吧,又能把绝大部分的粮票拿出来给人分了。

刚刚按照这个比例,估算了一下,大院里分出去875斤的粮票。

至于剩下的,不用想了,肯定是给田寡妇了。

因为现在差不多是田寡妇在照顾她了。

没有去想这个问题。

哪有完美的人。

老太太能把粮票给拿出来,已经算好的了。

第348章 接亲

对于粮票,也是给大院里补了一针强心剂。

杨小乐也没有太在意,给都给了,就没有再去管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都去上学去了,杨小乐自然也是开始他正式的课程。

至于喜子他们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学了。

来到学校,一群成群结伴的学生向着学校里走去。

高中和初中部的人都到齐了。

总共三十多个班级,一千多号人。

在后世可能不算多,但是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规模较大的一个学校了。

今天不像以前新学期开学,打扫一下卫生,领一点书本就回去了。

毕竟这些人已经来了一个月。

“看什么呢?”

杨小乐进来以后,看着屋里热闹的很,对着冯爱军笑着问了一下。

随后坐了下来。

伸头看了看。

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冯爱军拿着报纸说道:“也不知道这口粮压缩是和我们有关系,好像就我们和老人没压缩了啊!”

杨小乐看了一眼报纸。

这是几天前的报纸了。

只见上面大大的篇幅:关于压低农村和城市的口粮标准的指示。

底下则是写着:有关部门分析了今年夏收形势,提出了压低农村和城市口粮标准的要求。

长长的一片写着关于农业的分析。

不过这些人最关心的自然是城里。

在介绍完农村以后,底下则是写着城里的情况。

在压低农村口粮标准的同时,城市供应标准也必须相应地降低。除高温、高空、井下和担负重体力劳动的职工以外,每人每月必须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