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听了心里大吃一惊,脱口而出:“我靠,这么贵啊?”
之前他和亲爹商量的是59年药材便宜,看能不能将1959年的药材拿到2023年去使用或者买卖,从中赚个差价。
结果这7贴药开口就要150多块钱,差不多是林苦参一个月的工资,普通工人小半年收入。
果然,珍贵药材就是珍贵在无论哪个时代都特别贵,让人高攀不起。
傅木香指着方子上的几味药材解释道:
“其他几味药还好,就是你这人参要20年份以上的,还有麝香、红花三味药材不便宜。你也知道这里所有药材都是国家的,阿嫂想给你优惠都优惠不了。”
林三七赶紧摆手:
“不用不用,我就是帮朋友问问,呵呵,那大嫂你先忙,我找阿妈去了。”
“行,七仔你可别乱走了,小心又走丢了哟。”
走出药房,来到了医院的一个小花园里,林三七有些忧愁了,自己眼下身无分文,看来亲爹的嘱托要完不成了。
虽然分家的时候分到了1000块钱,但那钱都被便宜老妈给保管着,在父母眼里,小孩没结婚就不算是成年。
就在林三七想着怎么样搞钱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吹过,将他手里的药方给吹走了。
林三七刚要追,就看到纸张被吹到了一位扫地老头的脚下。
这个老头刚要把废纸扫进畚斗里,结果一低头发现是一个药方,拿弯腰捡了起来……
第18章 花园偶遇扫地僧
林三七刚要喊出来,突然捂住了嘴,因为这个时候他的脑子里瞬间浮现三个字:
“扫地僧?”
因为眼前的小老头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其他搞卫生的老头往往都是社会最底层百姓,穿得破旧,满脸沧桑,要么一脸冷漠,要么一脸讨好人的模样。
可眼前的老头第一眼,就从气质上看得出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模样。
尽管年龄看起来已经有个七、八十岁了,但那個背却挺得笔直,眼神非常锐利。
圆脸,皮肤虽然已经松弛老化,但明显看得出保养得很好,不像是风吹雨淋的老农民模样,要说是校长都有人信。
再加上老头还戴着一副圆框的眼镜,1959年,能戴得起眼镜的就是非富即贵,普通人根本就没财力买眼镜。
林三七就从扫地老头的气质、穿着上判断,这个老头一定不简单。
这么多年网络小说不是白看的。
存了敬畏之心,所以林三七跑过去的时候语气就格外尊敬了:
“这位老先生,这药方是我刚刚掉的。”
老头已经瞟过药方了,轻笑了一声交给了林三七:
“这是在八珍汤基础上额外加了两味名贵药材,可是要不少钱噢~~~”
林三七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心想果然碰到少林扫地僧了,我就知道在这个年代不能小看任何一个扫地的、冲厕所的、放牛的、种田的老人家。
谁知道是哪方大神在人间渡劫?
于是林三七有心想试探一下这个眼镜长脸老头:
“是啊,我就在为这事儿发愁,我有一个至亲全靠这药方续命。但是刚刚我去中药房问了一下,一个疗程7贴药一共需要150多块钱,太贵了,我实在拿不出来,正为这事发愁呢。”
小老头也赞同地微微点头:
“这方子的确不是普通人承受的,这样,小伙子,你要是信得过我,跟我说说你那位至亲的病情,或许我能帮你参详参详这药方。”
林三七心里一喜,就知道扫地僧乐于助人,不会见死不救的。
于是扶着扫地老头来到花坛边,还细心地用手将花坛上的灰尘都拂去,这才扶着老头坐下。
林三七的这个小小举动却赢得了小老头的极大好感,笑着连连点头。
林三七自己也坐在了旁边,然后开始诉苦起来:
“我这至亲呀是一位女性,今年48岁,在30多岁生女儿的时候不幸产后大出血,差点一命呜呼了,后来虽然抢救回来,但整个人一直都比较虚弱。
刚好家里祖上也是从事中医的,于是得了这秘方,每月都要服药,就靠这药材续命。可是你也知道,这药方子太贵了,家里实在是承受不起了。”
“平时是个什么症候?”
“嗯,主要有头晕目眩,心悸胸闷,气短气促,发冷虚汗,面色苍白,总之就是干不了啥体力活。”
老头思考了一会儿,这才悠悠说道:
“你这位至亲明显属于气虚型产后大出血,用中医的辩证:
因产气虚,冲任不固,统摄无权,故令因道大量出血,血色鲜红。因无瘀滞,故无腹痛。气虚不摄,营血下脱,清窍失养,故头晕目眩。
血脱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气虚血少,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脉虚数,为气虚血脱之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