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节(1 / 3)

结果当我们向外国供货商提出拿人参交易时,无一例外全部都被拒绝,外国货商坚决不要人参。

甚至当我们跟泰国、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提出用人参换粮食计划的时候,同样被无情回绝。

外国粮食供应商表示只收黄金或美元,顶多可以接受木材、煤碳、瓷器、铜铁矿石等等,中药材是不要的。

正是这次碰壁,让国内有关部门确定了林三七是个好同志,是在真心诚意帮助国内。

(林三七:脑补好啊,欢迎领导继续脑补,有机会送领导一些脑白金……)

回到格格府,沈院长和林三七要分开的时候,沈院长再次叮嘱道:

“你这次算是闯了祸,秦所长不会这么轻易放手的,在未来一段时间肯定会盯紧你,所以你最近给我老实点。另外你也不要太悲观,我看国内的风暂时刮不起来,你真要黄金,来日方长。”

林三七点点头,他比谁都知道,这中间只有5年时间,方长啥呀。

“知道了沈伯伯,明天我就回昌平去。”

“对了,说到昌平,你小子是真的甩手不管呀,我告诉你,时间差不多了,农场那边已经在准备种地了,你得赶紧回去。种子是你带来的,你得给出技术指导。”

林三七一听就不好了:

“不是吧,沈伯伯,你让我这么一个大好青年,一代名医去种地?你这不是浪费人才嘛。”

沈院长叹了口气:“粮食问题都不是小事,现在全院职工就盼着这个农场呢,你用心点吧。”

当天晚上,林三七又穿越回了现代,查找各种粮食播种的先进经验……

第287章 粮食的关键是水

昌平的疫情已经过去了,虽然还有少量散发,但中医院的普通门诊就可以应付。

协和医院已经撤回,留下也没什么意思,只会多丢脸。

经过此番一役,首都中医院的名声就算是彻底在京郊,乃至整个京城立稳了,除去流感病人外,其他的普通病人明显在增多。

不过这几天,对昌平分院来说,头件大事不是看病,而是种地。

4月是播种的季节,中医院能出去的职工家属全部都出动了,全部都下地干活。

1000亩薄田,中医院准备种满产量最高,又可以当主食的800亩玉米,剩下的200亩全给种上土豆、番薯和各种蔬菜。

所有种子都是林三七提供的,所以种粮不缺,缺的是人工。

等林三七回到昌平的时候,一眼望去,田野里到处都是种田的人,高音喇叭还不停播放着红色歌曲,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非常有感染力。

可惜书生种地,效率低了不少,如果让老农民来种,估计几天就搞定了。

林三七是在田间找到正戴着草帽在挖坑的纪副院长:

“纪副,我回来了,怎么样,安排什么活给我?呸呸,怎么这么多灰尘。”

纪副院长脸上完全没有笑容,反而是一脸忧愁:

“唉,这让我想起了江南的一首古诗: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瞧瞧,多么美的意境,放水声,这是春耕必不可少的东西。

你再看看我们的田野,一阵春风吹过,卷起的不是层层涟漪,反而是阵阵沙尘暴。小七,我愁啊,你看看你弄来这么好的种粮,可能不能活是个问题啊!”

林三七也是挺无奈的,怎么穿越到这个时代什么都是问题,真是举步为艰。

没吃没喝的愁、没药没设备的愁、天天不下雨没有水愁,这一天到晚发愁,全国平均寿命都要下降几岁。

“纪副,愁啥,有困难我们就克服困难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你有啥办法?难道你能变出水来?真是站着不怕腰疼。”

林三七一下子语塞,心想自己两辈子没种过地,没有代入到这个农民情感中吧。

站起身来的林三七这才发现,中医院种地的人群当中,有一部分是在挖坑,有一部分是在填充种子,另外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拎着水桶,然后拿勺子在给种子浇水。

林三七很快就在人群中看到潘晔也在吃力地提着一个木水桶,用力朝前走。

“哎哟,没天理呀,潘晔只是一个实习生,可没有拿我们一分钱工资,你们怎么不让她好好学习,反而是让她参加劳动啊?”

林三七不干了,护短的毛病出来了,赶紧跑过去。

纪副院长知道这家伙是说给自己听的,翻了个白眼,继续埋头苦干起来。

潘晔也看到了正向她跑来的林三七,好多天不见,心中一喜,于是拎着水桶就更有劲了。

“放下放下,谁让你拎水的?真是的……”

林三七还没跑到就在抱怨了,别说装满水了,就算没装水,一个木桶就重几斤,装满水起码几十斤,这对瘦弱的潘晔来说,绝对是个体力活。

潘晔还没说啥,旁边几个老头不满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