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陶念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着立体几何,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她抬头看了眼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距离高考289天。
这个夏天,她没有拥抱到那阵期待已久的风。
但她知道。
当秋风再起时,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落空,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不是所有的少年心事,都只能终结在未说出口的夏天。
高三的日子像被按了加速键。
陶念还记得刚上高一时,每天盯着教室后墙的时钟,恨不得亲手拨快指针,让那些漫长的数学课、永远跑不完的八百米、写不完的练习册统统快点过去。
可如今站在高三的走廊上,看着窗外梧桐树从葱郁到凋零,她才惊觉时间原来可以流逝得这样快,一转眼,窗外的雪就已经落了下来。
林知韫的二十八岁生日,落在初冬的第一场雪后。
陶念攥着手机蜷在床上,指尖在对话框上方悬了又落。屏幕亮了又暗,映着她反复删改的祝福,最终只留下最普通的一句:“林老师,生日快乐。”
没有精心准备的礼物,没有假装偶遇的祝福,甚至也没有像去年那样,偷偷进去语文组找林知韫借书,直到没有其他同学和老师,才敢“图穷匕见”。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窗外的雪又簌簌落下。陶念盯着聊天框,看着顶部反复跳动的“对方正在输入”,心跳随着提示时隐时现。
三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后,屏幕终于亮起。
“谢谢。”
就这两个字,没有表情包,甚至连个句号都没有。
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情感。
陶念把手机扣在胸口,发烫的机身贴着睡衣。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林知韫收到她刻的章,追出来看她的手有没有受伤。
她以为那只是个开始,没想到已经是唯一。
如今连多一个表情都成了奢侈。
手机又震动起来。陶念猛地抓起来看,却是魏琳琳在群里全员:“期末联考范围有变!”
锁屏前,她鬼使神差点开林知韫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张模糊的夜景:办公桌上堆着作业本,窗玻璃映着台灯的光晕,配文只有半句。
“又一年。”
雪还在下。
她的心里也下了一场雪。
寒假只有短短十一天。
陶念的母亲从岚岛赶来陪读,在出租屋里挂上了不透光的窗帘,每天变着花样炖汤。
而林知韫的朋友圈更新了一张青山镇的老照片,覆雪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配文只有两个字:“归途”。
除夕夜,陶念趴在习题集上睡着了。
母亲轻轻为她披上毛毯时,陶念其实已经醒了。
她眯着眼睛,看着母亲收走散落在习题集上的红笔,轻手轻脚地带上门。
零点将至,枕边的手机突然震动,在黑暗中亮起一小片蓝光。
林知韫的头像跳出来:
【新年快乐。】
四个字,依旧没有称呼,没有表情,连标点都吝啬给予。
陶念突然想起去年除夕。
那时她躲在被窝里,斟酌了半小时才发出祝福。不到几分钟,林知韫就回复了一长段。
而现在,这条冷冰冰的祝福,怎么看都像是群发。
窗外突然炸开的烟花照亮了整个房间。陶念望着墙上那张“京师大学”的便签,在明灭的光影里,和自己用铅笔在角落写的小字:
“等我能光明正大地叫你名字那天。”
烟花熄灭的刹那,陶念发过去了一只抱着胡萝卜的兔子表情包。
乖巧,懂事,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手机又震了一下。
林知韫:【还没睡?】
陶念的心脏突然漏跳一拍。这行字上方,还显示着“对方正在输入……”
又一条:【在做题?】
这绝不是群发了,对吧。
陶念猛地坐起身,膝盖撞到了床头柜。她盯着屏幕,看着那行“正在输入”反复出现又消失,最终却什么也没等来。
零点十五分,最后一条消息弹出:
【早点休息,晚安。】
而现在,这短短的“晚安”两个字,却让她听出了林知韫的叹息。
大年初三这天,蒋珞欢攒了个局。
当年高中玩得好的几个同学回了老家,聚在“饼香园”的包厢里。
林知韫坐在角落,捧着杯热茶,听几个创业的男生高谈阔论融资和上市,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要我说啊,现在做自媒体才是风口!”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哲海敲了敲桌子,“我那个探店账号,三个月就……”
林知韫悄悄看了眼腕表,正想借口去洗手间透口气,包厢门突然被推开。
冷风卷着雪花一起灌进来,站在门口的男人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