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代表二夫人给她送戒尺和《女诫》的那个小姑子。
“她一连生了两胎都是闺女。如今嫁人也满了三年,夫家纳了妾来生子。三夫人指着咱们两房给她闺女撑腰呢。没有得力的娘家撑腰,三丫头在夫家日子不好过。所以,三嫂这事上一定帮衬你我。”
如今四房和长房一样出了个当官的兄长。
而且这两房是族长、代族长掌握了族权。
自然可以给嫁出去了的姑奶奶撑腰。
要说有钱,三房虽然财产缩水一半,但是也还是有钱的。
只是三房没有出当官的儿子,亲家就不会有畏惧。
沈寄想一想当年那个小姑子在新婚夜,骄傲的代表时任族长夫人,把戒尺和《女诫》给自己。
自己还得恭恭敬敬的接过。
这风水轮流转的也挺快的啊。
不过,三堂妹生了两个女儿,夫家就要纳妾。
自己可是成亲四年一无所出啊。
这样对比一下,魏楹实在是太给力了。
四婶又道:“说起来,你也没有。那个通房也没有,楹儿他”
沈寄不好说姹紫其实还是处子之身。
只说道:“没有,魏大哥没有问题。他只是、只是去通房那里的时间少而已。”
四婶想取笑两句,然后又跟昨天小权儿一样赶紧憋了回去。
“大侄媳妇,你帮四婶一个忙吧?”
“什么?”
“昨日你回去以后,厨房吵起来了。你五婶和六婶之前被二嫂安排去管器具。两人交接的时候,厨房的碗碟摔碎了四个。那些碗碟有些是借来的,如果都是自家的还好,摔碎一个就摔碎一个吧。可偏生都不是,是借来的,还不是同一套里的。”
沈寄明白了,这种碗碟都是很精致的。
一旦打碎了一个,要还给人家那就得另置办一整套还人家。
所以不要小看了四个碗碟。
四套齐齐全全的、上品的厨具也不是小数目了。
不用说,五婶、六婶肯定是为这事闹起来了,都不肯出头去赔。
“家里还是有些远道而来奔丧的亲戚住着,你说传出去像什么话?所以那四套我是罚她们一人出一半的银子,两人便都撂挑子不肯再管这档子事了。”
沈寄挠头,“厨房不是二弟妹在管么,这些厨具她不管啊?”
“你二婶分的工呗。之前众人都不肯出头揽事,她先拿话堵了众人的嘴这才肯走马上任。于是众人也没法挑剔分工。内宅的事的确是繁琐,一个不好,不会管家理事的坏名声就通过这些来奔丧的亲友传出去了。所以都不想管!这不我一回来,二嫂就跟我交接了。可怜我刚到家头昏眼花的。”
沈寄知道自己没法推脱。
一则昨日她说过了,她年纪轻没法做这个内宅总管事的。
但如果管事的人安排了什么她绝不推脱。
二则,四夫人毕竟只是代族长夫人,自己才是正儿八经的宗妇。
自己都不支持她,怎么说得过去?
想了想,专门管器具,就是要小心谨慎一些。
但不用怎么公开露面倒也是个好事,可以更方便她做事。
“行,四婶的话我听明白了。那所有的器具就交给我来管,少一件或是损坏一件我来赔。只不过我梨香院抽调出来的人手你得都还给我。”
所有的器具自然不只厨具,还有祭器等。
都是好东西,这样的排场下也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这件事做坏了要掏银子赔,做好了也不见半分功劳。
也难怪二夫人要派给和她最不对盘的五婶、六婶了。
四夫人爽快答应,“行,你梨香院的人手我都还你。只要你帮我管好了这一项,我就轻松很多了。不然,那些陈年的好东西要是被人摔了、换了、偷了,我无能的名声可就坐实了。”
“好,趁着客人还没有到,我这就去各处清点交接。不过四婶您得防着点,干嘛从前都没出这样的事,突然就出了呢?”
宋氏管厨房,要动点手脚很容易,摔破几个碗碟而已嘛。
而且还都不是一套里头的,这也未免巧合了点。
五婶、六婶必定为此事吵嘴推卸责任。
然后被四夫人罚了心头自然不乐意,事情又甩了出来。
若是最后老爷子的后事四夫人撑不下来,还是要靠二夫人出面帮衬,那四夫人日后还怎么立足,还怎么管族务?
所以说,小事也毁人啊。
这也是沈寄答应的根本原因。
如今,四房和她的立场是一样的。
四夫人点头:“嗯,我心头有数。那些器具是最大一头,你替我揽了去我就不再操心。其他各处的人手我这里马上就会理一理。昨天是刚回来,所以没有变动人手。再用二嫂子给我留下的这些人,我也不用管事了。”
沈寄便带着挽翠去了。

